学习小鹤双拼
最近人生似乎停滞了,除了为了找工作的学习,应该再学点新东西,更新一下大脑。
起因
最近唯一的任务就是找工作投递简历,和面试前临时抱佛脚似的学点新的语言、新的技术,好像有点无聊。之前一直是想学习五笔打字,虽然可以用不着,但是学一学,刷新一下大脑的思维还是挺好的。但是五笔打字的学习曲线太陡峭了,开始学习了两天,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好吧可能还是懒)。
后来去了解了一下其他的汉字输入法,注音好像也不错,但是并不能加快打字的速度,还可以更慢。后来发现了双拼,发现它的观点其实有点‘程序员友好’,像是设计了一个map,并且确实可以减少打字时的按键次数。
双拼的介绍
汉语拼音分为声母和韵母,比如床
的拼音是chuang
,声母是ch
,韵母是uang
,为了打出床
这个字,需要按下c
,h
,u
,a
,n
,g
这六个键。双拼就是巧妙地把每一个超过一个字母的声母或韵母映射到一个键上,以减少按键次数,提高打字速度。比如把ch
映射到i
,uang
映射到l
,这样就可以用i
,l
两个键来打出床
这个字。按键的次数从6次减少到了2次。如果只有一个字母的声母和韵母,那么就直接映射到对应的键上,比如a
映射到a
,n
映射到n
。如果是单音节的,比如阿
,那就是同一个字母按两下,也就是aa
。
双拼有很多种方案,比如微软双拼,智能ABC(感觉上次见还是在小学电脑课),小鹤双拼,拼音加加等等。每种方案的逻辑都差不多,无非就是map不一样。
开始学习
选择方案
如介绍里所说,它们的主要不同就是具体的map不一样,对于初学的我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所以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推荐小鹤双拼的挺多的,双手均衡,强弱分布合理(网上说的,到现在我也没用过别的方案,所以没有发言权)。
另外我正在使用的输入法对其的支持也很重要,我在苹果系统都用的是自带输入法,在安卓是谷歌输入法,Windows也是自带输入法。毕竟我不想为了这个去安装我国公司开发的输入法(牛皮癣受不了,并且隐私也没保障),并且如果延续之前的输入法,我的输入习惯和词库也可以保留。苹果自带和谷歌输入法都支持小鹤双拼,Windows自带输入法不支持,但是可以自定义map,也就是手动一个个设置上,还好毕竟是只需要一次的操作,也算是可以接受。不过微软有‘自动扩展到全拼’的功能,也就是会显示打的是双拼的完整版,勉强给微软加一分吧。
所以就选择了小鹤双拼。
开始学习
毕竟用拼音输入法是从小就开始的,这习惯是真的很难改。只能靠一点一点去练习和覆盖我的惯性记忆。第一步就是把所有手机电脑上的输入法换成双拼,一旦决定学习,坚决不能开倒车。然后就是在每天打中文的时候练习。
一开始的几天我需要把键位图放在键盘上面,也去专门的练习网站上练习,这里推荐https://api.ihint.me/shuang ,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键位图和按键提示。最开始的时候经常选择作弊,要不太打击自己了。后来就是在打字的时候,发现自己打错了,然后回头看键位图。
不到一周以后,大多数按键都能记住了,熟记的按键开始变得自然,就像之前打拼音时,ing
,ang
按起来会比较连贯。但是还是有一些按键记不住,比如ie
,iu
,ue
,ve
,另外ai
,ao
也有时候会搞混。不过可能也是之前学习拼音的时候,它们没有区分的很好,有时候也分不清。我也重新整理了键位图,只留下来我记不住的按键,有需要的时候看一看。后来随着记住的越来越多,键位图上的标记是越来越少。
又过一周,我已经完全不需要了,可以直接打出来了。虽然有时候会顿一下,但都能顺利的打出来。
结语
这次选择的双拼学习算是成功,试图改变了一个从小养成的使用小习惯,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是也是一种挑战。另外也是为了刷新一下大脑,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评论